亚盘-1.25  

你的位置:亚盘-1.25 > 新闻动态 >

青铜为钥启文明 方寸“邮花”续华章——央视《花开中国》聚焦江西新干解码中华文明传承密码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8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28

江西手机报讯(彭欢萍) 日前,央视《花开中国》栏目镜头聚焦江西新干,以《青铜瑞虎》文化邮折为切入点,深度解码这座千年古邑如何以青铜文明为根、以邮政文创为翼,在守正创新中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新范式,为世界呈现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、文化与科技共生的文明长卷。节目尚未播出,相关话题便强势登上全网热搜榜单!

青铜遗珍:实证江南文明高光时刻

在赣江支流沂江畔的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内,一件通长53.5厘米、通高25.5厘米、重达6.2千克的伏鸟双尾青铜虎静卧展柜,其双尾交缠的独特造型暗合《山海经》“虎左右有首”的神话意象,伏鸟图腾则承载着先民对“虎啸凤鸣”的哲学思辨。这件被誉为“长江文明坐标”的镇馆之宝,与馆藏475件青铜器、754件玉器共同构建起“虎方文化”体系,以高度发达的范铸技艺(如精湛的云雷纹、兽面纹铸造技艺)证明:三千年前的赣鄱大地并非史书中的“荒蛮之地”,而是与中原文明辉映的青铜文明高地。新干青铜器的横空出世,不仅填补了商代长江以南文明空白,更颠覆了传统“中原中心论”的历史叙事。当青铜器铭文与《周易》“虎变”卦象、《山海经》神兽图谱形成时空呼应,一个“虎踞赣鄱,凤鸣九州”的文明图景跃然眼前。新干青铜文明特有的“虎鹰崇拜”与中原“龙凤崇拜”形成南北文明对话,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关键实证。

方寸匠心:“邮花绽放”文明新韵

《青铜瑞虎》邮折的创作灵感源自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——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。作为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镇馆之宝的艺术升华,《青铜瑞虎》邮折将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的雄浑气魄与现代集藏文化完美融合。邮折设计团队历时多年匠心打造,将邮票与新干青铜文化相结合,将青铜文明以现代审美重新诠释,在方寸之间完美呈现青铜器的历史肌理,让沉睡三千年的文物在方寸之间焕发新生,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
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,文创产品成为各地传播文化的新名片。江西新干县邮政分公司投资建设“青铜邮局”,积极融入地方政府,展示销售特色文创产品。《花开中国》节目录制期间,江西省新干县邮政分公司打造的“青铜邮局”成为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。此次《青铜瑞虎》邮折,通过与名人的互动,以及借助央视节目的影响力,有望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产品,让更多人了解新干青铜文化,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。

跨界共鸣:文明对话激发文化活力

在节目录制现场,邮政元素与青铜文明实现跨时空对话。主持人撒贝宁、嘉宾刘诗诗与著名植物博主“水哥”王昱珩对新干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了解到《青铜瑞虎》邮折背后的文化故事后,欣然提笔在邮折上写下“花开中国 文明新干”,将这场跨越三千年的文化对话推向高潮。

据了解,《花开中国》栏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、中国花卉协会打造,通过“探访+改造”模式,以“专业打底+大众参与”的内容设计,将传统花卉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,精心打造“可看、可感、可参与”的立体化内容矩阵。《花开中国》栏目聚焦新干,将新干青铜文化与花卉美学创新嫁接,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注入鲜活动能,该栏目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。

古今交响:邮政网络续写文明长卷

青铜之光映照文明厚度,“邮花绽放”激发创新活力,邮路网络延展文化半径。从殷商青铜的文明曙光到数字时代的文化创新,新干用三千年的坚守与突破诠释着文化传承的真谛。当邮政绿车载着青铜邮折驶向远方,当年轻人在数字平台创作文化IP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县域的文化自觉,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。

三千年前,虎啸赣江畔;三千年后,花开邮路间。新干用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证明:真正的传承,从来不是复刻历史的形状,而是延续文明的精神。站在赣江与时代交汇处,新干的实践印证着文明传承的辩证法:既要深挖“何以中国”的历史纵深,更需创新“何以当代”的表达方式。当青铜器纹样化作手机壳上的流行元素,当商代虎纹与邮政绿构成时代碰撞,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明火种,正以自信开放的姿态,书写属于新时代的“山海经”。在守正创新的征程上,每个邮政网点都是文化驿站,每枚邮戳都是时代印记,共同谱写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壮美华章。



Powered by 亚盘-1.25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